Saturday, September 09, 2006

难民的故事 : 难民小孩求学 (1)

再窮也不想窮教育冀以學識改變命運

其實,“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這句話,套在飄泊天涯的難民身上,特別的熨貼、醒目,由他們來演繹,尤賺人熱淚。

礙于非法移民的身份,許多難民把他們的小孩子關在家裡,不允許孩子獨自出門,寧可他們一天到晚悶坐在家裡,也不讓他們出外引人注目。 這些孩童的活動空間就是他們的家,這個家可能只是一個局促的小房間,或者是數十人分攤租下的組屋,裡頭擠滿了人,可供孩童活動的空間十分有限。 事實上,他們也沒有什么娛樂可言,看電視,是他們最主要的娛樂、接觸外界的媒介,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擁有電視機,也不是每一名孩童都能夠接收外面世界的資訊。

孩子無法接受教育

現代人重視的隱私權、個人空間,是他們無法理解的。除了家之外,他們的生活圈子就是住在同一層樓、同一棟組屋的同鄉、住家附近的雜貨店和草場,吃一杯雪糕、在遊樂場蹓躂,能夠自由的呼吸新鮮的空氣,這些我們看來最平常不過的事,但對他們卻是奢侈之舉。

我們的孩子習以為常的布偶、洋娃娃、電動玩具,可能是他們眼中的稀奇珍品,因為連一只壞掉了的鬧鐘,他們都如獲至寶,收藏起來。 其實,物質上的享受倒還是其次,難民最椎心之痛是他們的孩子無法接受教育、擺脫貧困的命運。 據一項非正式的數據統計,在大馬,適齡,但還未入學的難民孩童約有6000名,這是一項非常驚人的數字。

對生于斯、長于斯的我們來說,會覺得這種現象不可思議,因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上學、讀書是如此的順理成章,只要入學年齡一到,拎起書包,理所當然的,我們就被送入學校接受教育,從來沒有想過會有被排拒于校門之外的一天。

對一輩子背著非法移民這個罪名的難民來說,教育的意義十分重大,是風雨飄搖中的難民生涯的希望之火,也是他們的心靈寄托。 他們十分明白教育的重要,若是他們的下一代無法接受教育的話,那么連以教育來改變命運的最后一絲希望也幻滅無蹤。

期望終結上一代苦難

說到底,他們不想下一代重蹈上一代的覆轍,加諸在他們身上的苦難就由上一代來作終結吧!
本系列注重于難民孩童面對的教育問題,記錄他們從無到有,如何排除萬難,只為了能夠上學讀書。 脫序的人生、無法預測的未來,是推動他們學習的動力,最重要的是,不管以后是否被第三國家收容,或是被大馬政府接受(如亞齊和羅興雅人),甚至是返回自己的國家,他們都能夠生存。

擺脫文盲桎梏 自辦教學中心

不斷湧至的難民,加上族群內的開枝散葉,難民對教育的需求有增無減。

實際上,難民社區向來對教育的需求十分殷切,但苦于無法在大馬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于是不同的難民社區,不約而同的自辦教學中心,企圖讓他們的下一代擺脫文盲這個桎梏。
于是,亞齊、羅興雅人自有社區教學中心,而族群人數較少、低調的緬甸回教難民也自辦孤兒院兼教學中心。

據了解,中心的課程以孩子的需求為重點,如欽人十分注重下一代的英語能力,亞齊、羅興雅和緬甸回教徒則強調宗教教育。

被公認為凝聚力最強的欽人社區來說,長期處于憂患之中,他們尤其注重教育,他們已經認定若要脫離貧困、悲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更多小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意味著他們日后有能力自力更生,甚至有能力幫助族群,解救整個族群。

所以,早在宗教團體還未提供援助之前,欽人社區已經先知先覺的自辦教學中心,以十分有限的資源,來教育下一代。 如今,在宗教團體的協助下,欽人的教學中心越開越多,越來越多的小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算是大大的跨前一步。

著重孩童教育 各組織伸援手

坎坷的命運,飄泊的人生,不是難民放棄他們下一代的理由;窮困的生活、貧瘠的物質,不曾成為難民孩童放棄求學的藉口。 即使被歸類為隱形的一群,但難民十分著重下一代的教育,儘可能的挪出資源來教育他們的孩子。

相較于我們物質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貧瘠的下一代,他們那股堅韌的求學精神,值得讚揚。
配合聯合國難民最高專員署的呼吁,國內宗教團體和非政府組織以實際的行動協助難民社區辦理社區教學中心。

馬來西亞基督徒關懷協會(Malaysian Care)、慈濟(馬來西亞吉隆坡分會)、慈愛福利中心(Ti-ratana Welfare Society)、ACTS都是伸出援手的一群。 撇開膚色、種族和宗教的差異,這些組織發揮大愛精神,關懷難民孩童的教育問題,給這些小小的無證人球輸送溫暖,讓他們在飄泊之中,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情。

孩童數目不斷增加自辦社區教學中心

那是一間光線不足的斗室,舖了草席的地板上坐著密密麻麻,數十名小孩子,他們大多神色專注的,盯著前方一張小小的白板,當時剛好是數學節,老師正在白板上演算數學題。 這批學生,有男有女,女孩們大多坐在前面,男孩子則坐在后頭,由于空間狹窄,一些學生甚至靠牆而坐,但他們不以為忤,還是專注的看著白板,聽著老師的講解。

簡陋空間充當教室

據了解,這批學生超過30名,年齡介于 5歲至 8歲,但超過這個年齡的也為數不少,一些10歲、11歲的小孩子也默默的在作練習。 這些孩子大多數來自毗鄰地區,他們的父母不是在建築工地,就是在批發市場工作,為了上學,當中一些孩子每天早上要徒步20分鐘,期間穿越車輛川行不息的大馬路。

有異于那些正式到學校上課的學生,他們不需穿校服,而課室其實只是一間組屋的客廳,老師在前方的小小白板教書,牆壁上貼著孩子的習作、圖畫,還有地圖,一幅世界地圖,緬甸和馬來西亞地圖。 想來地圖的存在是方便向學生講解,如何從緬甸逃難來大馬,以后又將被哪一個國家收留等等。

這個課室沒有空調、桌椅和大大的黑板,只有天花板上吊著一盞燈、一把風扇,以及兩尺大小的白板,學生們都是坐在地上聽課,一本練習簿、一枝鉛筆,還有一塊用來托在練習簿底下的硬板,方便沒有桌椅的他們寫字、抄功課,免除了彎腰弓背,或是伏在地上寫字的辛苦。 這也是窮則變的法門,因為在這個已被小孩子擠得水泄不通的空間,根本無法挪出多餘的空間,讓他們伏在地上做功課。

客廳的左手邊還有兩間房間,算是欽人難民中心的辦公室,不時有人進進出出;客廳的盡頭,就是廁所和洗臉盤,也不時有小孩子進出廁所。 即使是這樣的一個學習環境,但大多孩子還是高高興興的背乘法表、練習演算數學、朗讀白板上的英文詞彙、抄習題,因為他們都明白,這個學習機會來得不容易,聚集了同胞們的血汗錢。

資源有限艱辛辦學

考慮到下一代的前途,欽人社區決定自辦社區教學中心,在十分艱苦的情況中,挪出資源,為他們的孩子提供免費教育。 據欽人難民中心協調員賽門指出,鑑于教育的重要性,加上許多父母不斷提出讓他們的孩子接受教育的要求,所以才會出現教學中心。

實際上,由于孩童的數目不斷增加,壓在欽人心頭上的教育問題日益沉重,他坦言,他們不能坐視他們的下一代悶坐在家裡,或是無所事事的蹓躂、漫無目的的生活。

于是,在去年 4月,該中心嘗試開班,由于資源有限,他們只能開 3班,用來以應付居住于市中心的欽人的需求,但過后在大馬基督徒關懷協會的協助下,拓展到 5班,同時,也有能力在不同的欽人集中地,開設課室,讓更多適齡的兒童求學。

如今,住于吉隆坡一帶的孩童大多能夠接受非正式教育,但他仍然覺得不足夠,“我們自設的教學中心無法與正規的學校比較,他們學到的知識十分有限。” 他期待他們的下一代能夠掌握更多知識,才能夠面對未來多變的挑戰。

宗教團體支援 提供師資訓練

黃嘉慧:了解到難民社區的需要,該協會之前扮演著諮詢角色,如今可以提供經濟上的援助。實際上,欽人社區的教學活動得以擴充,有賴于宗教團體大馬基督徒關懷協會的協助。
該協會城市發展單位協調員黃嘉慧指出,該協會透過參與難民社區,了解他們的需求之后,才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協助。

這也是該協會的一貫作風,既可保全他們的尊嚴,還可善用資源。 如欽人社區,她解釋,由于其教學中心已經擁有老師,所以該協會提供他們師資訓練、課本和諮詢協助。

“欽人的師資大都由大學生組成,老師的能力相當不錯,在提供他們訓練之后,我們協助這些老師擬試卷,以評估學生的能力,然后再按照學生的能力重新編排班級。”

她解釋說,按學生的能力分班,是提高和加強他們學習能力的方法,符合現代的教學模式。 由于之前的班級數目很少,她發覺到,同一班的欽人學生不但素質參差不齊,同時年齡層的分佈較廣,可能會把 5至10歲的小孩子放在同一班,拖慢了當中一些孩子的學習進度。

而班級數目增加之后,不但可以減少學生人數,同時儘量把同一年齡的小孩子集中在同一班,不但有助提高學習能力,甚至老師也更加容易教導學生。 據了解,如今有10位欽人老師輪流到不同的社區中心執教,其中 8位算是該協會資助的,“其實,我們一早已經了解欽人社區對教育的需求十分殷切,但今年 7月我們才獲得資金,才能夠真正的提供經濟上的支援。”

除了資助老師的薪酬之外,該協會也在其他欽人集中的社區租下組屋,開設新班,讓更多欽人小孩子上學。

她說,此項教育活動被視為長期計劃,在今明兩年,該協會的重點放在教育,並且計劃傳達更多有用的資訊給這些難民,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這些資訊包括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發展過程,甚至是反毒、愛滋病訊息等等。


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focus/default.asp?sec=study&art=0829study.txt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